首次為學教喜悅撰寫《校長的話》,我感到無比欣喜。


自從加入香港教育學院這個大家庭後,我有許多機會與學生及教職員會面,包括正式的論壇及會議,以至較輕鬆的分享和早餐會。無論會面的性質,不時浮現的一個明確信息,就是我們一致期望能成功爭取大學正名。作為一名本校的新成員,相信我能從較客觀的角度看待大
學正名的訴求。經歷漫長的道路,本校現已如其他大學一樣,成為一所獲得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的專上院校。我們現正提供創新的教師教育,開設學士及學位後課程,如教育碩士及教育博士等。我們強調教學素質,為學生提供全面的學習經驗;我們的教職員越來越積極從事研究工作,尤其擅長教育政策及實務的應用研究。
校長接受無線電視歐洲台訪問,闡釋本校未來的計劃。三天倫敦之行中,校長曾主持「回歸十年 – 香港的管治與國民身份」講座,並邀請了逾百嘉賓出席他舉行的酒會。
然而,單憑良好的意願並不足以令我們更接近目標。校內每位成員都必須同心同德,致力向外界宣揚《發展藍圖》內訂下的目標和抱負。不僅如此,我們還要繼續強化學術實力,全力發展為一所卓越的教學與研究中心,同時拓展與國際的聯繫。最近,我走訪了倫敦大學及劍橋大學的教育學院,就彼此在研究及研究院學位課程方面的進一步院校合作,進行了甚有建設性的討論。只要校內上下一心,並與不同界別和持份者攜手並肩,我深信在不久的未來,本校必能達致我們發展路線圖上的重要里程,成為香港教育大學。

校方首要的任務,就是在本港及境外地區甄選有志成為教師、或銳意把所學應用於其他專業的青年。他們入學後,我們的使命便是確保他們能從學習中獲益,而逐步成為文行兼修、敬業愛生的教育工作者。給學生「賦權」,將有助轉化他們周遭的世界,而每名同學也會啟廸下一代,成為改變世界的媒介,就如我們過去的老師啟發我們一樣。

由二零零三至零四年起,本校開始錄取主要來自國內的非本地學生,而校內的有關部門都投放了不同資源,協助這些學生適應校園生活;又為他們提供許多機會,讓他們認識本地文化,並參與在港多姿多彩的跨文化體驗活動。不過,根據學生反映,最令他們感動的,其實是緊密的師生關係和濃厚的師友啟導文化,而這些特點正是本校與別不同的地方。

本校的另一傳統是我們歷史悠久的教師教育,以及畢業生中強烈的傳承精神。我慶幸許多畢業生的專業水平榮獲「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肯定,而他們報答母校培育的方式,就是接納我們的邀請,擔任學弟妹的教學顧問。我們十分感謝這些畢業生,他們不但對社會服務卓越,而且熱心支援母校和後學,讓本校深得各界認同,成為香港一所具領導地位的教育院校。

作為一所活躍的專上院校及一所關懷社會的機構,我們積極跨出校園,加強與大埔社區、教育界以至香港公眾的聯繫。為促進這種社群精神,我們在二零零八年二月舉辦了為期三天的「團團圓圓嘉年華」活動,得到不少學校、教育團體、政府部門、表演團體、志願機構、本校畢業生及師生等積極參與。我們更藉此宣揚教學專業的使命,並保存香港的教育文化傳承。

到任本校三個月以來,我參與過不同活動,包括上述一連三天的嘉年華會,深深感受到本校學生、教職員及畢業生的強烈歸屬感。只要並肩努力,我深信香港教育學院來日必將有更長足的發展。

張炳良 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