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佩芬老師獲得二零零六至二零零七年「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殊榮,接受了教院之邀請,擔任教學顧問,積極與學弟妹分享教學心得和經驗, 反饋社會。

 

明愛馬鞍山中學的美術與設計室,仿如一個小型藝術展覽館。視藝科主任徐佩芬老師津津樂道,介紹學生的視覺日記。在欣賞學生作品之餘,徐老師還嘗試進入他們的內心世界。滿腦子創作構思的徐老師沒有半點藝術家的傲氣,臉上總掛着真摰的笑容,她對藝術創作教育的熱誠,源自教院,而這份熱誠從未冷卻。對終身學習的理念她樂於實踐,並堅持每個周末練習繪畫及持續個人創作,沉醉於自己的創作天地。
「我先構思故事內容,認為用素描表達這故事最好不過,當中每位角色有不同性格和特徵。」中五級的黃明輝同學外表沉靜,但有關他的創作過程,就很樂意分享。

在同一所學校任教了十年的徐老師,視美術與設計室為第二個家,美術室內的每個角落都收藏了她與學生共同編織的珍貴回憶。一位對教育充滿憧憬的園丁,徐老師深信在學生心田撤下的藝術種子,終有一天會發芽生長。就如當年她曾發現一名中一學生的創作潛質,悉心栽培後,結果在會考取得優異成績,還修讀平面設計,現巳投身設計行業。由於部分同學稍欠自信,徐老師決定用藝術創作引發他們的學習動機,包括於早會或課堂前播放藝術展覽短片、在教室的走廊掛滿同學的集體創作、還有二零零三至零四年的校內「校園洗手間美化計劃」及二零零四至零六年的「創意藝廊計劃」等,運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務求讓同學在藝術氛圍中,潛移默化,並加強對學校的歸屬感。

在視覺藝術科積累的多年經驗,還有助徐老師擔任輔導主任一職。她往往通過學生的作品與他們溝通,還學會從學生的心思出發,與他們分享感受。為了輔導一名不願與人說話的中五學生,徐老師把這名同學看似初中程度的美術作品,展示給中一的學生欣賞,並成功為他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解開他的心結,開始與其他同學交流。

有鑑於校內有逾百名宿生不能經常回家,徐老師擬籌辦一項名為「共創和諧家庭藝術治療計劃」的親子藝術創作活動。利用「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所得的補助金,加上校方的支持,她將邀請不同的藝術家,連同校長、其他科目的老師、宿舍家長、學生家長及宿生一同參與校園的藝術創作,以建立彼此的和諧關係。此舉一方面希望同事在參與創作的過程中,得以舒緩壓力,在工作上更有默契,同時也可加強家校合作。

名為「九反教室」的立體創作,道出一名中五同學的心聲,讓他壓抑的情緒,通過藝術創作得以抒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