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 港 粵 劇

粵劇,又稱「大戲」、「鑼鼓戲」、「廣東戲」、「廣府大戲」或「廣東大戲」,是現存於中國廣東省境內十四種戲曲之一,也是全中國境內約四百多個地方戲曲的一種。


隨着人口的流動,粵劇的流傳於華南和海外廣府人聚居的社區。香港位處華南,雖然自十九世紀已成為英國的殖民地,但華人一直在香港人口中佔壓倒性的比例,而當中又以廣府人佔為數最多。 因為地緣及血緣的關係,香港社會與中國國內的廣府社群一脈相承,風俗習慣類同,粵劇早在十九世紀以前已是香港社會的主要活動之一。


根據文獻,十九世紀的香港粵劇演出場合主要分為神功戲和「戲院戲」兩種。神功戲是因應神誕、節慶或醮會,由地方上自發籌組的活動,場地大都是因應每次演出而在當地臨時搭建的戲棚。神功戲具有民俗儀式的性質,在香港市區和鄉村有悠久的歷史。「戲院戲」的出現跟十九世紀下半葉戲院在香港市區出現有密切關係。相對神功戲,「戲院戲」的演出場地較固定,演出的頻率也較密集,而它以門票收益作營運經費,具有濃厚的娛樂和商業性質,也更能反映香港這個商業城市的近代發展。

二十世紀二十和三十年代是粵劇發展的一個高峰期。當時,除了演出語言全面採用廣府話取代昔日的「舞台官話」以外,大量的新劇創作,「省港班」在華南地區的循迴演出,以致薛覺先與馬師曾兩位名伶在舞台上各領風騷的現象,都標誌着粵劇在香港的蓬勃發展。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是粵劇發展的另一高峰期。源於中國大陸的政治體制轉變,香港與中國大陸的粵劇自此各自形成本身的風格。這時候,粵劇在香港不僅繼續有大量符合商業市場的作品出現,還有不少創作和表演嘗試探索傳統。另一方面,香港粵劇電影和唱片廣泛流傳,並轉化為香港本土文化的重要印記,一直影響後來的粵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