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科學教育論壇,第九期,第二冊,文章五(二零零八年十二月)
王晶瑩
中國建國以來科學教育改革的回顧與反思
上一頁 內容 下一頁

科學教育改革的主軸——科學課程改革的歷史回顧

在中國半個多世紀以來的科學教育改革中,課程的改革是主軸,本文在回顧科學教育改革時,必然要以科學課程改革的演變作為論述的核心。

2.1 中國科學教育改革的三次浪潮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的基礎科學教育在演進發展的道路上,經歷了三次較大的改革浪潮。

2.1.1 第一次浪潮——“雙基”的教育觀

1952年教育部頒佈建國後第一個中學課 程標準草案,以當時蘇聯的教學大綱為藍本制定了中學物理、化學等學科的教學大綱。[11] 這一階段在改造舊中國教育制度的基礎上,學習蘇聯的教育體制和經驗,確立了以注重科學基礎知識和技能以及系統性為核心的“雙基” 教育理念,對中國科學教育的方向產生了深遠影響。

2.1.2 第二次浪潮——科學能力的教育觀

這次浪潮始於20世紀60年代,培養科學 能力是這次改革的突出特徵。1963年制訂了中小學各科教學大綱,加強“雙基”、注重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經歷 “文化大革命”的曲折後,注重基礎、培養能力、實施素質教育。教學大綱把培養和發展科學思維能力,觀察、實驗的能力和自學能力作 為教學的基本目的。開始重視科學-技術-社會(STS)教育和綜合課程,但是以學問為中心的思想仍然占主導,強調知識的系統性、鞏固知識的教學觀盛行,布 魯姆的掌握學習教學法以及布魯納的學科結構課程理論影響著這一時期的科學教育。[12]

2.1.3 第三次浪潮——科學素養的理念

這次浪潮始於90年代,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的轉變:一是科學教育的目的觀轉向面向全體學生、立足于人的科學素養發展,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二是科學教育的課程觀體現普及性、基礎性和發展性,注 重課程與學生的生活世界、經驗以及社會科技發展的聯繫,促進學科之間的滲透、提倡跨學科的綜合學習;三是科學教育的實踐觀轉向理解科學的過程和本質、認識 科學的價值、培養科學探究能力和科學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些轉變革新了傳統“雙基”教育觀的局限,同時對科學能力的教育觀有了 新的突破。

從科學教育改革的發展可以看到,改革往往 起因於國家和社會對高素質科技人才需求的增加,而科學教育系統所提供的教育內涵無法滿足國家、社會科技發展的新需求。針對這一問題所進行的科學教育改革, 往往著手於科學課程及教育政策,而另外兩個問題也不可忽視,即ヾ課程是達到教育目標的工具,不是教育的所有內涵;ゝ 教育政策的變革需要落實在學校、社會及客觀教育環境的支持之下。

2.2 中國科學課程改革的歷史回顧

通過分析中國科學教育的三次改革浪潮,縱觀科學課程改革,大致經歷了六個時期,反映了中國不同時期的政治、經濟、教育的發展和需要,也表明了中國科學教育發展與教學改革的探索歷程。[13[14][15][16] 下文具體回顧建國以來科學課程教學大綱和課程標準的演進。

2.2.1 學習蘇聯時期(1949年—1956年)

1950年8月教育部頒發了《中學暫行教 學計畫(草案)》,這是新中國第一份教學計畫,設置了包括自然科學在內的門類齊全的學科課程。1952年4月教育部發佈了建國後第一個中學課程標準草案, 受蘇聯的影響,把課程標準中規定教學科目及其安排的部分作為“教學計畫”,“課程標準”改為 “教學大綱”,在最近一次課改中才將二者合併為課程標準。這一階段的教育目標是傳授科學課程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及其在生產中的應 用;培養學生使用儀器和工具的實際技能,並強調解答習題是學習的有效方法;培養學生辯證唯物主義、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情感。

2.2.2 探索徘徊時期(1957年—1965年)

這一時期是中國開始擺脫蘇聯的影響,進入 “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階段,照搬套用蘇聯教育經驗所帶來的學校系統、教學體制方面的矛盾在這一時期爆發出來。1958年 “大躍進”引發了“教育大革命”,縮短學制、精簡課程,增加勞動,注重思想教育,還出現了多種學制的改 革試驗。[17] 這一階段的教育目標是傳授基本知識及其在工農業生產和其他方面的應用,擴大科學教育的知識面;培養學生的實驗技能和計算能力;培養學生辯證唯物主義、愛國 主義、民族自豪感和國際主義情感。

2.2.3 十年動亂時期(1966年—1976年)

這一時期科學教育走上了以產品帶動教學的 道路,提倡典型生產引路,例如,物理教育圍繞“三機一泵”,生物課的重點是“農業基礎知識”,而化學課 則改名為“工業基礎知識”,這一時期中國的科學教育發展遭到極大的破壞。

2.2.4 調整嘗試時期(1977年—1987年)

1978年鄧小平指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 力,號召大力發展科學研究和科學教育。這一時期的教育目標是為提高全民族的素質,為現代化建設培養四有新人。注重傳授現代科學技術必須的科學基礎知識和實 際應用,對學生進行觀察、思維、科學態度和方法的訓練,培養學生的實驗技能、運用數學解決科學問題的能力,重視課堂練習和課外作業;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 趣,啟發他們自覺能動地學習知識;培養學生辯證唯物主義觀念。教學大綱中指出,教學改革首先是教學思想的改革,要克服違背教學規律的單純追求升學率的偏 向,破除只重視傳授知識的傳統教學觀,教學方法改革的重點在於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13]

2.2.5 全面發展時期(1988年—2000年)

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隨著高速發展的科學 技術,制定了科教興國的發展戰略。1992年義務教育制度在全國推廣,隨之興起的素質教育改革促進了中國科學教育的發展。這一時期大綱中的教育目標是培養 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公民,從“精英教育”模式向“大眾教育”轉變,強調“雙基 ”,注重培養學生觀察、實驗、思維能力,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科學方法、獨立思考和創造精 神,辯證唯物主義和愛國主義情感。科學-技術-社會(STS)教育在這一時期也得到了發展,但編制和實施方面存在很多問題,一直未能取得突破性進展。 [11]

2.2.6 理念變革時期(2001年至今)

這次科學課程改革主要借鑒美國的 “2061計畫”、《美國國家科學教育標準》等檔,關注學生的科學素養,把科學作為人類的一種活動、一種思考和瞭解的方式,重視 學生的質疑能力、資訊能力、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合作能力、自主學習的能力等,強調學生從科學概念中體驗、自我建構。在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 沿用了幾十年的教學大綱悄然隱退,取而代之的是國家課程標準。科學學科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包括:面向全體學生、立足學生發展、突出科學探究、體現課程綜合 化、反映當代科學成果。強調學生領會科學的本質,養成關注科學、技術與社會問題的習慣,形成科學的態度和價值取向,樹立社會責任感,更多地學習終身必備的 科學知識,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學會科學的思維方法,解決自我及社會決策的問題。

中國科學課程教學大綱的制定,是由國內政 治、經濟形勢決定的,為鞏固和建設國家而培養人才。從教學大綱的演變可以看出,科學課程逐漸向強調知識應用、能力培養、非智力因素,注重學生發展和提高科 學素養等方向轉變。[18] 中國科學課程的類型主要還是內容知識導向,綜合課程和過程導向的課程在實踐中遇到很大的困難和阻礙,科學課程改革任重而道遠。


Copyright (C) 2008 HKIEd APFSLT. Volume 9, Issue 2, Article 5 (Dec., 200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