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科學教育論壇, 第四期, 第二冊, 文章一(二零零三年十二月)
蘇詠梅、鄺潤歡
在小學課堂進行「日蝕」的教與學研究
上一頁 內容 下一頁

5.  研究計劃與方法

5.3 建立科學概念的建構性理論框架

在這個「日蝕」課題的教學設計中,除根據前測所了解到的學生原有觀念,亦參考了多份科學教育的期刊中的文章及與「日蝕」現象相關的資料,來釐定教學活動。包括有:

a.  Keogh 與 Naylor (2002) 認為學生的原有觀念,對計劃教學非常重要,更顯示教學研究在小學科學教育的影響。教師們通常會採用以下步驟的教學策略: 首先找出學生原有觀念,然後計劃適當教學活動,繼而透過活動發展學生對概念的理解。

b. Mohapatra(1991) 在討論社會文化與科學概念的關係時指出,在課堂的教與學過程中,課本及教師沒有討論自然現象的普遍錯誤社會文化觀。如在教學過程並無討論及強調日蝕現象與魔鬼勢力及不祥預兆毫不相干。他建議教師應本著把科學連繫到社會的原則協助學生學習自然現象,並引導學生接受科學家的意見。透過這種方法,學生才能在腦中把專門知識及從日常生活建立出來的一般常識互相聯繫起來。

c. Davis(2002) 揭示部分與地球和太空有關的混淆概念,並列出活動及資源以助建立概念。他建議了多個有助概念建立的活動:包括角色扮演及模擬、太空觀察、繪畫、利用模型、小組討論、參考別人的意見。

d. Kibble(2002) 介紹了地球與太空的概念卡通:能顯示對季節、月相(月亮盈虧)、日與夜的理解及誤解。他建議邀請學生一同討論另類解釋,協助他們對自己的意念有所認知,並認識別人的意念,從而利用證據及辯論的方法澄清這些意念。

e. Wilson(2002) 提出在課堂應設置「齊來動腦筋」時段,不要求學生即時回應,反讓學生有足夠時間思考及討論。此外,他認為在作深入的思考及討論時,兒童可能會提出一些特別的見解。他還認為高階思維的產生是當我們記下新資訊,找出資訊之間的關係,將之重組或加以發展,達致特定目的或找出可行答案。

f. 小學天文教材套中有關日蝕的參考資料 (香港太空館及教育署課程發展處,1999): 到底是「食」還是「蝕」?甚麼是日蝕?日蝕分多少種?日蝕出現的次數?日蝕是否必定在農曆初一出現?日全蝕持續時間最長是多少?為甚麼很多人認為日全食是最震撼、美妙的天象?有哪些方法可安全地觀察太陽及日蝕?為甚麼很多傳統方法不適宜用來觀看日蝕?

g.  石萍之 (2001) 小學自然教學設計及案例解釋有關日蝕的教學流程 ( 圖一 ) 。

圖一:日蝕的教學流程 ( 石萍之, 2001 ,頁 146)

h.  網頁資源:有助建立概念的各種實證及學習材料

•  http://www.brainpop.com/science/space/eclipse/index.weml?&tried_cookie=true 有趣的日蝕卡通短片,之後有小測;

•  http://www.kidseclipse.com/pages/a1b3c1d0.htm 有動畫模擬日蝕成因,及 介紹用提子、橙、牙齒等自製日蝕的效果;

•  http://www.exploratorium.edu/eclipse/how.html 怎樣觀看日蝕及怎做針孔相機;

•  http://www.dxes.tcc.edu.tw/namaster/nawtchan/na51.htm 台灣小學生建議觀看日蝕的不同方法;

•  http://www.lcsd.gov.hk/CE/Museum/Space/index.htm 按「星星問」再按「問日食與月食」;

•  http://www.ied.edu.hk/invent/invention/invention.html 按「哥白尼」,到「第二頁」按「圖解」觀看日蝕形成的動畫或太陽中心說 ;

•  http://www.bbc.co.uk/science/space/myspace/yourgallery/solareclipses.shtml 觀看世界各地拍攝到的日蝕照片。

 


Copyright (C) 2003 HKIEd APFSLT. Volume 4, Issue 2, Article 1 (Dec., 2003). All Rights Reserved.